7月3日至5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以下简称“地区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清华地区研究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不确定性时代的发展中国家:风险、韧性和依存”,来自35个国家的160余名学者围绕各地区议题和跨地区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大会致辞,副校长彭刚在论坛闭幕式上致辞。地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景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王希勤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举办两届以来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成为连接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学者的重要纽带。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世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希望能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来维护世界局势的和平稳定,推动世界经济的平衡复苏,实现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本届论坛以“不确定性时代的发展中国家:风险、韧性、依存”为主题,对世界和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王希勤对本次论坛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学术交流,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二是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三是要积极促进区域国别学学术共同体的融合与团结,构建更具生命力和包容性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新范式。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学者能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各抒己见、各展所长,为发展中国家应对不确定性提供建设性方案;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汇聚多学科的力量,促进全球学术协作,实现区域国别学更快更好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姜景奎代表地区研究院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地区研究院在学术研究、期刊出版、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分享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认识,姜景奎提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包含人才培养和区域国别研究两方面内容。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应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视域和对方视角的综合型高层次人才,而区域国别研究则应着眼于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潜在性等特点的基础研究。他期待大家在论坛中畅所欲言,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和人类发展研究建言献策。
地区研究院讲席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荣休教授蒂姆·尼布洛克(Tim Niblock),印度海得拉巴大学教授苏加塔·帕特尔(Sujata Patel),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Dominic Sachsenmaier)和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分别围绕“创造区域国别研究的新基础”“印度的城市化及其风险”“矛盾的全球性时代的区域国别研究”“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问题、挑战与发展”作主旨发言。
本届论坛共设东南亚研究、拉美和加勒比研究、南亚研究、欧亚研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研究、西亚北非研究和跨地区研究等7个板块,共31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东南亚地方发展与转型、拉美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与挑战、南亚的社会治理与国家建构、欧亚次区域多维冲突、变动时代的非洲政治发展、西亚北非国家建构的危机与治理、变化的全球经济秩序等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分论坛结束后,部分与会学者于7月5日下午就“区域国别学方法论和未来发展范式”进行了圆桌讨论。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校长方灿荣(Chan Young Bang)、南非开普敦大学荣休教授安东尼·布莱克(Anthony Black)、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河野泰之、巴西巴西利亚大学副教授卢西奥·雷姆扎特·雷诺(Lucio R. Renno)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迈克尔·威利斯(Michael J. Willlis)参与讨论,分享各自对区域国别学未来发展的思考。
彭刚在闭幕式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区域国别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区域国别学也被纳入一级学科目录。清华区域国别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的举办将成为清华区域国别学发展新的里程碑。彭刚围绕“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分享了对本届论坛的体会和想法。他表示,在不确定性时代下,愈发需要深刻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共性和差异,在互鉴中推进共同发展,通过开放包容的对话,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共同体的进步。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掌握对象国的当地语言、熟悉学术前沿理论和方法,更要从时间、空间、学科等多个维度积淀对自己所研究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认知,坚持多学科交叉和深入田野调查两者相结合,从理论中来、到田野中去,拓宽原有学科和知识的边界。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识边界有足够的谦卑,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的抱负来拓宽人类知识新的疆界。
论坛闭幕式上还举行了区域国别学青年论坛成立仪式。区域国别学青年论坛秘书处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庆安代表区域国别学青年论坛秘书处致辞。